周敦頤太極圖說言:「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這是宇宙生成的原理,也是太極拳「以柔克剛」技藝生成的哲理。

太極分一陽一陰,動者為陽,靜者為陰,一動一靜之變動皆生於自然之力,而力又生於物極必反,如身體藉由力的作用,產生動與靜兩種狀態,兩者相互對應,相互依存,動極而生靜,靜極而復動,就太極拳五行步法而言,前弓步至極必是返回後坐步的開始,左轉步至極必是轉向右轉步的開始,下沉至極必是回復上升的開始,又如身體藉由地面的反作用力,上身與兩臂隨腰腿的變動,而展現太極八法的太極拳架勢,所以太極拳經言:「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後,有左則有右」。上下、前後、左右間的對應關係是依循物極必反的自然法則而行,所以宋師將其訓練法命名為自然運動法,希望習者能放下內心的執念,依循人體工學的軌道而行,絲毫不受耳目觀能及人為造作的影響,讓身體隨勢而動,達到輕靈與鬆柔的境界。

太極拳推手訓練是彼此探測與揣摩陰陽互動的技藝,也是檢驗輕靈貫串的平台,而揣摩五法:黏(粘)、貼、連、隨、不丟頂是連接陰陽互動的橋樑,能依循陰陽互動的哲理,彼強我黏隨,彼弱我貼進,使彼此的互動沒有斷續、凸凹與缺陷,自然達到不丟頂的境界,感應彼此氣勢的消長,即能發揮「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技藝,如太極拳論所謂:「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鄭曼青大師生前創立「時中」拳社,以「時中」命名提醒門生拳法之精妙處在動靜之機,宋志堅宗師所創之「易簡」拳社,主動,主靜,動靜互為其根,以動靜之妙用展現「因敵變化示神奇的技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