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內涵拳架、推手技藝及老莊道法自然的哲理,拳法是依據太極拳經、太極拳論、十三式體用歌訣、十三式行功心解、推手歌訣等經典的要義所構成的技藝,如楊、吳、陳、孫、鄭子等等太極拳架,拳架由5種步法(進步、退步、左轉、右轉、中定),及8種手法(掤、屢、擠、按、採、挒、肘、靠)所組成,配合身體九大環節(肩、肘、腕、頸椎、背脊、腰、髖、膝、踝)之鬆定及兩腿之虛實、兩手之動靜與身手之剛柔的變化,產生連綿不斷的拳勢。另拳架與推手技藝是體用相連不可分離。

    拳架是培養身手輕靈及揣摩陰陽變化的根基,習練拳架時有包含舒筋、步法、腿力、腰力及身體九大環節的鬆柔訓練等基礎訓練法,其中鬆柔技藝的訓練要訣有楊澄甫大師的太極十要(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鬆腰、分虛實、內外相合、上下相隨、相連不斷、動中求靜、用意不用力),鄭曼青大師的美人掌、太極不動手、吃虧即是佔便宜,以及宋志堅宗師的鬆持法、內勁回收法、鬆身法、自然運動八法(原空位、原體位、沉浮反動、帶動、盪動、趁勢前進、運動路線)等訓練法。而推手則是太極拳的進階課程,也是檢驗身手是否輕靈與鬆柔的途徑,推手的技藝除了前述的5種步法及8種手法外,揣摩五法(黏、貼、連、隨、不丟頂)為其核心技藝,是探測彼此陰陽變化的橋樑,如能運用身體九大環節放鬆的技巧,掌握彼此陰陽變動的時機,即可展現「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技藝。

    太極拳拳架與推手技藝,動作鬆柔與緩慢,看似「無為」,其實不然,輕靈與柔和的拳法內涵陰陽變化的自然法則及「無所不為」的哲理,是中華武術文化瑰寶,也是人生哲學修養功夫,尤其是推手技藝中的虛實、動靜、剛柔的變化與順勢及借力的技巧,更是進入聽勁、懂勁與階及神明階段的樞紐,也是以柔克剛技藝能否展現的關鍵,若能得明師「口授心傳」,且具備恆心與毅力,則由著熟而進入懂勁與階及神明階段將指日可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