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武術更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內涵競技、文化與哲學的領域,中國大陸自1966年連續10年的文化大革命,老一輩的武術家受到無情的摧殘與蹂躪,幾乎斷送傳統武術的命脈,台灣有幸能有鄭曼青大師及宋志堅老師先後抵台,延續鬆柔武術的命脈。

1946宋志堅老師跟隨國民政府來台從事教育工作,宋師在青壯年時期拜入吳氏太極拳宗師雨亭門下,獲得太極拳的啟蒙,1948年在台灣擔任桃園農校教務主任期間,開始太極拳的傳承。在教學期間覺得拳架與推手之鬆柔技藝並未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宋師毅然放下原有的吳氏太極拳訓練法,於1952年拜入鄭子門下,跟隨鄭曼青大師學習楊式太極拳,在大師「口授心傳」的調教下,獲得啟發,尤其是「美人掌」、「陸地游泳」、「氣沉丹田,勿忘勿助」、「太極拳不動手、動手非太極」、及「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等訓練法及哲理,使他如醍醐灌頂,豁然貫通,以他從小累積的易理智慧及數十年用心揣摩的根基,很快的將太極拳經論的哲理,與鄭曼青大師的訓練法融會貫通,經過數年反覆揣摩與苦練,最後提出「鬆持法」、「內勁回收法」、「拳架分解動作訓練法」、「自然運動八法」、「太極八法相生相剋法」及「頂正頸鬆、吞天之氣,足下有根、接地之力,身正體鬆、壽人以柔」等等訓練法與哲理回應大師的啟發,其中自然運動八法中的「原空位」、「原體位」二法,很有條理的說明不動手的定義,也是理解太極經論「靜中求動」、「動中求靜」的法門。而「運動路線」,提供修練者探索身體語言的門徑,在沒有人為的造作,沒有心知的執著介入下,身手隨腰腿而動的訓練法。這是無形中激發自然能量的途徑,也是使氣血自然運行無阻,身手輕靈聽勁敏銳的法門之一。另外太極八法相生相剋法,提供初習推手技藝者,一個身手進退轉換遵循的門路。上述法則延續鄭曼青大師的訓練法與哲理,二代人將太極拳的技藝、文化及哲理延傳至海內外各地區。

楊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大師,依太極拳經論哲理,及師門的訓練法提出太極拳十要(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鬆腰、分虛實、內外相合、上下相隨、相連不斷、動中求靜、用意不用力。)的訓練要訣,留給後人得以一窺鬆柔拳法的秘境,第四代鄭曼青大師及第五代宋志堅老師,延續楊氏鬆柔太極拳法的技藝與哲理,這是鬆柔武術傳承的命脈,不同年代的師承,在時代的長河中留下了各自努力耕耘的痕跡。如司馬遷所言:「通貫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歷代武術家,努力傳承各家絕學的過程,而武術文化也跟隨時間的流失,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人們的生活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