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至2016年5月19日獲易簡太極拳大師兄胡惠豹之邀,每週四早上7:00-8:30前往國父紀念館班指導同學進階推手技藝,這是兩期的課程,國紀班成立於1982年,有資深的教練團及學生群,使我有機會一窺60歲以上的長者,他們學習太極拳的能力與態度及訓練過程中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反應。

 

推手訓練最困難的階段是前半年的啟蒙時期,度過了基本手法及鬆柔走化的訓練關卡後,就會慢慢的在訓練過程中享受放鬆與走化的的樂趣,進而理解太極拳經論的內涵,達到拳架與推手體用相連,有助於身、心、靈等層次的提升,尤其是具備輕靈身手的教練或對手,可以在互動中啟發學員們的聽勁(反應力)激發學員們的潛能,喚醒疲憊的身、心、靈,使身體各部位的機能重新啟動,產生自然的反應力。推手訓練中的關鍵技藝「走化」與「吃虧」,如同人生哲理修養功夫的「放下」與「禮讓」,這也是人生晚年階段會經歷的過程,我們可以從太極拳推手互動中領悟其哲理,學習推手首先要學會放下雙手的拙力(強力),以禮讓及吃虧的心竟,去化解對手的招法,當身手輕靈貫串時即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展現的時機。

     

人生晚年最難的關卡就是放下個人的執著與過去的成就,這是形成「自以為是」的心理因素之一,此將產生「優越感」與「英雄氣」,而無法與朋友及家人共享天年。推手訓練是要以對手為主,以對手的方法為方法,處處禮讓,處處從人,但又不失去立場,這個立場就是中定,而中定必須藉由揣摩五法:「黏、貼、連、隨、不丟不頂」,來達到陰陽相濟的平衡點,如此便能處處掌握先機,無往不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