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太極拳推手技藝切磋聯誼會,於117日在新北市中和區的漳和國中舉行,由財團法人中華太極館贊助及承辦,參與的同好來自全國各地及美國華盛頓DC的教練,200餘人擠滿會場。

太極館也動員師兄姊們,迎接來自各地區的好手。這是聯誼性質的活動,彼此沒有勝負的壓力,大家相互觀摩、學習、溝通與閒話家常,希望藉由切磋大會,增進彼此推手的技藝,促進同道間的情誼。活動前首先介紹注意事項,要點如下:各隊彼此選定切磋對象,相互行禮後,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相互搭手,以定步推手方式進行掤屢、按三至五回合,再進行切磋,而在互動中彼此要以「黏(粘)、貼、連、隨、不丟頂」為準則,以順勢或牽引為法,不可強推硬拉,彼此探聽尋找最佳的時機,施展順勢借力或牽動四兩撥千斤的招法。

了解規則後各地的好手開始相互推手過招,這是技藝觀摩的好機會,有早年台灣區運動大會太極拳推手金牌選手、全運會、總統盃及青年盃的好手,大家輪流交換切磋對象,國小、國中、盲人及七八十歲的年長者也參與其中,場上有認真較量者,有相互柔化探聽虛實者,有請益者,也有在旁仔細聆聽者,彼此依自己的需求及體能狀況尋找切磋的對象,經過幾次的交換切磋對象後,大家已汗流浹背,衣服一件換一件,桌上的杯水成為最搶手的飲料,當大家各自摸清底細後,深入的交流也悄悄的展開了,想要進一步了解鬆柔走化技藝者,自動圍在一團聆聽高手的解說,想要一窺發勁的奧妙者也自成一圈,想要了解基本站樁及拳架的功夫者也自成一圈,經過100分鐘的切磋,隱藏在人群中的太極拳推手好手,紛紛浮上檯面,尤其是手感敏銳、輕靈度佳、走化能力強者、黏貼技巧好者,在互動中最獲得多數人的青睞,也是最有賣點的技藝人氣最旺。一般人不願意加入推手訓練的行列,最大的心理障礙是怕受傷、怕不懂被取笑,若教練以輕靈的身手引導他們進退走化時,他們就會安心的投入訓練的行列,當這些人拼命的將重心往下沉,想盡各種方法企圖站穩腳步時,內行人就知道他們已在教練的引導下,進入鬆柔太極拳的領域。

83歲的胡惠豹老師、82歲的梅志成教練及73歲的李好惠長,是這次切磋聯誼會中,最受大家關注的焦點,一方面是他們的年歲與求知慾,另一方面是他們的鬆柔推手技巧,李好惠會長是太極館的常務董事,也是中華易簡太極拳協會台北分會的會長,她弱小的身軀,僅憑鬆柔走化的技能,穿梭在眾多男性高手間,大家都想要見識這位看似柔弱的小女子有何能耐,她的表現如太極拳論:觀耄耋能禦眾壯之形,快何能為。是本次切磋聯誼會的焦點人物之一,李會長與筆者是同門,我入門後的第6年她也拜師入門,我們一起跟隨宋老師學習鬆柔拳法,直到老師百年,如今她的年齡、瘦小的外貌、推手的技藝,成為「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小勝大」等柔克技藝的最佳寫照。切磋結束後各地教練踴躍上台發表心得,並將個人訓練鬆柔推手的要訣與大家分享,台南市太極拳協會的徐進明教練,分享訓練身手輕靈的要訣及培養聽勁的方法,他認為「輕靈與聽勁」是平時累積的反應,需要恆心與毅力來培養。而大部分的教練認為舉辦推手切磋有別於比賽,因為這是大家都可以上場切磋的舞台,彼此沒有勝負的壓力,反而更能從切磋過程中獲得啟發,尤其是女性、盲者、長者往往被這種氣氛所感染,無形中提升了切磋的興致,在不知不覺中忘了自己的年歲及恐懼,主動投入練習與切磋的行列。

桃園的張志強教練在切磋過程中遇見台南市的周錦良教練,他們是民國8487年台灣區運動大會太極拳推手第七級的選手,兩人實力相當,是當年爭奪獎牌的死對頭,當年每場比賽無不全力以赴,拼得你死我活,如今再度同台切磋已少了當年的霸氣,彼此鬆柔應對閒話家常,或許這是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的必經的過程。另外本館的年輕晚輩柯崴傑及楊閔滄,在鬆柔走化的功夫上也獲得肯定,他們在切磋過程中不斷的以鬆柔來化解對手的招法,雖然未能達到「化打一式」的境界,但已奠定了「以柔克剛」的根基,只要能持之以恆,將來必能水到渠成。台灣正邁向高齡化的社會,以中老年為主的社會將來臨,如何使中老年成為社會正面的力量,是我們即將要面對的問題。今天切磋的聯誼大會,讓我們看到希望,因為鬆柔太極拳法內含修身、健身、養生之哲理,是中老年人、女性、視障者、弱者及一般人最好的選擇之一,這將對家庭與社會提供一股穩定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