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起有機會獲邀前往世界各地,從事太極拳教學之旅,在過程中發現,道德經是極為普遍被研讀的經典,只是東西文化的差異在理解上有時難免有落差,但追求心靈上的安寧與自在是東西方不變的方向,尤其是年過50歲的太極拳學員,有更明顯的渴望。

    在每次的講習會中,我也常以道家的觀點來討論太極拳的有用與無用,例如:鄭曼青大師的37式拳架,與宋志堅老師的易簡64式,從外觀來看如經論所言:「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方」,易簡64式的拳架膝蓋還超過腳趾頭,有些人質疑此種拳架的可用性,認為這不符合力學的實用原理,甚至質疑他們的鬆柔功夫。個人以道家的觀點來看太極拳架之訓練法,認為拳架是求全身各大環節的大鬆大柔,而不以實用性去考量,以「體、用」來說拳架是為了訓練全身各環節之鬆柔,所以鄭曼青大師提出「太極不動手」的訓練法,在推手訓練法強調「吃虧即是佔便宜」的法則,「不動手」與「吃虧」是要放下用的意圖,使全身各大環節「放鬆」,放鬆促使身心靈合而為一,全身鬆透柔極,自然能展現「以柔克剛」的技藝。這是經論所謂「極柔軟而後極堅剛」的內涵,也是朝「因敵變化示神奇」之妙用邁進的過程。

   老子第37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以孩童般的天真投入拳架練習,進入無知、無心、無用、無欲、無為的「虛靜」領域,使身心靈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當身心獲得寧靜,不執著於外在的架勢時,自然能啟發身體的鬆柔本能,如老子第16章:「致虛極,守靜篤」,因為「虛靜」而激發「觀照」的妙用,鄭曼青大師與宋志堅老師的太極拳架看似「無用」、「無為」其實不然,在「無用」、「無為」的訓練過程中已朝「大用」、「無所不為」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H.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